分類:課題研究 發(fā)表時間:2019-07-19 14:34 瀏覽量:
課題研究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在研究中期,是需要撰寫中期報告,向有關單位介紹,目前課題研究情況。但不少人對于中期報告撰寫要求還是不清楚的,為了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中期報告和撰寫中期報告,參考范文是常用的方法。以下是一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僅供參考。
一、課題簡介:
(一)課題由來
當下的美術教育早已不再局限于畫畫這一概念,而越來越多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能力等等。核心素養(yǎng)提出后,作為主體的學生如何能更有效的接受美術教育對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表現能力)?學生、社會對美術學科的地位認識不足,學生也很難沉下心、腳踏實地的對待美術學科。學生是否需要擁有一種意識或者精神基礎才能減少浮躁,促進不同能力在學習中的強化?很多領域提出了“工匠精神”,這種精神是否能夠在教育或者美術教學中培育?
設計應用領域恰好是培育學生“匠心”精神的有效切入口,美術 “匠心”培育的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工匠精神的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從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出發(fā),尊重學生發(fā)展,遵循課堂教學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和均衡性,師生以工匠精神為指導,強調在“做中學”與“學中做”,重視思維的創(chuàng)想和表現的可行性過程推理,嚴謹、耐心、精益求精的將學生自己的想法以美術的不同形式較完美的表現出來。
(二)課題界定
“設計•應用”領域由現代設計基礎(主要為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和傳統(tǒng)工藝美術組成。該領域在課堂教學上,要引導設計思維,重操作實踐,提高動手能力,達到“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本課題基于該領域的核心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設計基礎與工藝內容的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和方式。學習如何對某種媒材的形、色、質、量進行感受和了解,如何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如何有針對性地、合理地選擇某種適宜的工具、如何運用某種適當的方法進行加工制作都是該領域所涉及的內容。養(yǎng)成勤于觀察、敏于發(fā)現、嚴于計劃、善于借鑒、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耐心細致、團結合作的工作態(tài)度。
匠心精神是對細節(jié)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zhí)著的堅持和追求,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不斷雕琢自己的作品,享受著作品在自己手中升華的過程。所以本課題著力于工匠精神的特點,也就是:精益求精、嚴謹、一絲不茍、耐心、堅持、專注、專業(yè)。而這種精神也是我們美術教育中師生進步的所需,也會促進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二、開題以來的進展情況以及初步的研究成果
我們組織教師在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研究提高學生設計·應用意識,培育匠心精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始終是我們課題研究的軸心環(huán)節(jié)。
(一)開展各種設計類作品展示活動,推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組織了設計·應用類的學生作品展示活動,旨在觀察當前學生匠心精神是否得到充分挖掘并提高教師在研究中的積極性與持續(xù)性,培養(yǎng)學生匠心精神的教學策略在多層次的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生成,成果顯著。
(二)集中研究和分散研究相結合
每學期,課題組及時制定研究計劃,確保每個月集中活動一次。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課堂教學實操,課程方案探討;論文交流,尋找最佳路徑;成立興趣小組、社團;驗證課程方案等等。
分散研究則體現在各自研讀相關理論書籍。每學期,課題組會在課題網上推出涉及設計·應用累的相關論文和案例,供組內成員學習借鑒。在擁有理論基礎的情況下,繼續(xù)在課堂、興趣小組、社團中實踐、反思并提高學生的匠心精神。
(三)嘗試編寫“設計·應用”課程中培育學生匠心精神的教學思路
為了讓學生在設計·應用類課程中激發(fā)自己的匠心精神,本學期我們共開設了四節(jié)設計·應用類的教研課,題材是均為平面設計,為了保證本次教研課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我們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各抒己見,以各類設計·應用類的材料為根基,以培養(yǎng)學生匠心精神的目標為主導,先行探究課堂中培養(yǎng)匠心精神的可行性,再在課堂中進行驗證,教研活動結束之后,我們課題組再集中研討,從而形成更加具體的可行性方案,為接下來的活動總結經驗教訓,使課題組的研究逐步完善、材料日益豐富。
(四)積累教育智慧,撰寫論文案例
課題組時常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設計·應用類教育教學論文,研討探索如何在當代環(huán)境下培育學生的匠心精神。大家通過上網、學習專著、閱讀相關刊物等進行學習,不斷豐富完善自我,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擁有了一定知識量的同時,組內的教師還積極圍繞本課題撰寫各教學論文,提高科研創(chuàng)作能力水平。通過這些方法,我們正在形成教學與研究的立體化,對如何在設計·應用類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匠心精神有了很大的收獲。
(五)發(fā)揮興趣小組、社團在研究中的支點作用
為了使課題研究更加具有全面性,課題組與課外興趣小組和社團積極聯動,開設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的各種設計·應用類活動,此類不但沒讓學生覺得是負擔,學生反而以此為樂。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對設計·應用類課程的興趣,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給單調的學習生活增添了靚麗的色彩,同時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增強了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課堂的表現以及繪畫作品的呈現,可以深刻感受到通過這一系列設計·應用類課程的展開,我校學生的匠心精神正在逐步形成。
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問題1:課題研究停留在“復述”的層面上,缺乏思考,創(chuàng)新不足
對策:課題研究要有創(chuàng)新,著作要讀,專家的理論要學,研究的方法要學,但不能總停留在“復述”的層面上,我們的研究應使專家的理念、方法落地。
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題小做”,而多為“小題大做”;教師及課題組的智慧應該是“積小智而成大智”。對局部的關鍵性問題的腳踏實地的研究,所產生的輻射、互動、連帶作用,有時遠勝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問題2:日常教育教學與課題的重點“培育匠心精神”聯系不夠密切
對策: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活動,實際上是要求在更高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即強化從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yōu)化方向發(fā)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在平時教學中要多開展設計·應用類課程,進行學生作品展示,推進課題的研究。
四、下一步研究計劃:
各課題小組及時撰寫教學反思、課題論文,力求形成頗有創(chuàng)建性的觀點。
1、在修訂完善實施方案的基礎上調整課題的研究計劃,繼續(xù)按照課題的研究任務要點深入進行課題研究。
2、聚焦課堂,開展設計·應用類課程,進行學生作品展示,推進課題的研究,并收集、積累相關的過程性研究資料,選擇典型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檢測序列構建的有效性,以取得帶有規(guī)律性的認識。
3、組織課題組成員之間的交流、研討,推廣課題的先進經驗,拓展課題研究,展示中期研究成果,形成階段性成果,撰寫工作報告,經驗論文。進行案例分析,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大量的研究活動,加大實踐活動研究。
4、總結前期的研究成果,組織課題展示研究成果,召開研討會與形成宣傳運用成果,促使課題研究不斷深化與提高,并開展課題成果的推廣。
5、搜集各個方面的研究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撰寫研究報告,學校課題總結,接受結題鑒定
課題中期報告范文,以上就是本文關于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于課題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找我們尚捷文化網的在線編輯咨詢。
本文由尚捷文化網首發(fā),一個權威正規(guī)的學術著作教材出版網。
文章名稱: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文章地址:http://www.jq96.cn/ktyj/9000.html
上一篇:美術音樂研究課題題目參考 下一篇:課題申報書會查重嗎
正規(guī)單位正規(guī)注冊單位,固定地址辦公,單位賬戶辦款,開具正規(guī)發(fā)票
優(yōu)質服務尚捷擁有數十名專職編輯客服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yè)服務
專注出版成立十年多,尚捷只專注于教材出版和著作出版
更低價格出色的采編能力和數萬作者的支持是我們更低價的保障
聯系學術顧問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